油气回收|论坛 - 油气回收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1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加油站VOC排放污染现状及控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dytang 发表于 2009-5-9 13:5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加油站VOC排放污染现状及控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延安石油兵 发表于 2009-6-10 06:18:13 | 只看该作者
借花献文,这个也详细[quote][/quote]

加强对加油站的排污管理
邹松林,孙健
(上海维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070)
摘  要:分析了加油站对环境污染的现状、成因,并提出了防治的意见。
关键词:加油站;油蒸气;清洁经营
中图分类号:X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377(2003)08-0014-02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Pollution Discharge in Petroleum Stations
ZOU Song-Lin, SUN Jian


一、        加油站对环境影响的现状
    加油站经销的汽油有容易蒸发逸散的特性。每吨汽油从炼油厂发出,经水路或铁路运输、油库储存中转、油罐车送到加油站零售的过程,至少会产生7立方米油蒸气,通过“大呼吸”、“小呼吸”排放到大气环境。
    “大呼吸”,即在收进或发出油品时,随着液相的油进入油罐,油罐内液体体积的增加,将气相的油蒸气置换,并使油蒸气排放到大气中。“小呼吸”则是因昼夜气温升降变化,油品液体体积和油气气体体积随气温变化热胀冷缩,当体积胀大时,将油蒸气排挤出油罐。大小呼吸过程中,每当“呼”时,油蒸气排放到大气中;每当“吸”时,新鲜空气进入油罐,降低油蒸气浓度,促使油品液面进一步蒸发,重新达到饱和。即使油罐发完油、油船仓和槽车罐卸完油、汽车油箱内的油使用完,容器内油蒸气仍然存在,因为在油液减少、空气补进的过程中,油分子继续在蒸发、浓度逐渐饱和。在下一次进油时,空容器内的油蒸气还会重复“呼出”而进入大气环境。
    “大呼吸”挥发量是很大的。每立方米油品从炼油厂到最终用户,“大呼吸”挥发油气可达5立方米。以2002年石油消耗2.4亿吨估算,排放油气可达10亿立方米。
    “小呼吸”排放,温度每升高1℃,会排出0.21%的油气,储存天数越多、罐内油气体积与油液体积之比越大、“小呼吸”排放的油气越多。如果200万吨油存放在利用率为50%的油罐内300天,平均每天气温变化10℃,就会有55万多立方米油气排放到大气中。
    2000年全国1600万辆汽车消耗汽油4000万吨,在运、转、销过程中至少排放2.8亿立方米油蒸气。每立方米油蒸气可使2000立方米大气受污染。2.8亿立方米油蒸气使5600亿立方米大气受污染。油品属于有毒有害的物质,油蒸气主要成份有苯、二甲苯、乙基苯及其他碳氢化合物,其中不少是致癌物质。而大多数加油站建在城镇交通要道等人群相对集中地区,油蒸气排放的空间高度也在人们呼吸带范围,因此,加油站对周围环境有污染,对人有害。油蒸气被紫外线照射以后,会与空气中其他有害气体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形成毒性更大的二次污染物,进一步加害于人。同时,油蒸气增加了加油站发出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火灾和爆炸事故对环境生态更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地下油罐渗漏造成污染。近十年来,加油站
曾有过疯狂发展加油站的阶段。其中,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油罐和防腐质量差的问题不在少数;油品本身的腐蚀、使用时间的长久也会发生渗漏。美国EPA检测2001年9月前的50万个地下油罐,就有42万个渗漏(见《中国环境报》02年10月5日)。油品渗漏使土壤、地下水受到污染,破坏了环境生态的根基。
    二、“损耗定额”当成“排污许可证”
    油蒸气是油液表面分子气化运动的现象。气化了的液体一旦进入大气就很难再回收。尤以汽油最为显著,不但蒸发速度快,而且可以完全蒸发。为了控制蒸发而减少油品数量的自然损耗,国家制定了《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即GB11085号国家标准。又称为“损耗定额”。“ 损耗定额”的出台已有几十年,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给出的允许损耗额其实均过大。根据“定额”允许的损耗率来看,每年消费4000万吨汽油的经济损失,其数量是相当惊人的。(每吨汽油约有1400升,每升汽油3元)。在油库,贮存、装卸、输转、运送等环节共允许损耗0.46%,4000万吨则允许损失18.4万吨,价值7.6亿元。在加油站,卸油和零售加油允许损耗0.43%,4000万吨则允许损失17.2万吨,价值7.1亿元。两者合计达14.7亿元。近三十年来。发达国家从环保出发,重视油蒸气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开发,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加油站油蒸气的排放,解决了保护环境的问题。但是,不少油品经营者却认为“损耗定额”以国家标准文本格式发布,损耗得到了国家“认可”和“保护”,允许“损耗”,也就是允许“排污”,就等于有了“排污许可证”。
三、        对加油站排污管理不到位
    首先,没有专门的政策和法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42条、《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21条,要求运输、装卸、贮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物质“采取密闭措施”。国家环保总局等有关部委局发布的《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都涉及到车用燃料“蒸发的排放物”,要求“应保证油料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防止由于上述环节的失误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如向大气挥发排放、储油罐泄露(渗漏)污染地下水等”。用这些条文去管理加油站排放污染显得很勉强,也缺乏操作性,很难受到重视。在《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中,与加油站油蒸气最接近的如“非甲烷烃”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值为150mg/m3。加油站卸油和给车辆加油时从油罐透气口、车辆油箱口边上排放的油蒸气,大大超过这一指标值。加油站的硬件设施不能保证排放浓度下降,管理部门也难以管理。
其次,有关的规定把管理加油站油蒸气污染的责任与管理汽车尾气的责任放在一起,划归公安通部门管理。公安交通部门有对在用车的行驶证、车主的驾驶证实施制约管理的权力,有利于管住汽车尾气。而对加油站,无论是产权、工商、油品经营许可证,还是经营者的资格审查等等,都不在他们的管辖范围。因此,加油站经营者也不会买他们的账,势必形成加油站排污管理缺位。
美国、欧盟各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省的经验是,一方面从技术上开发了油气回收的系列设备,解决了油气排放的污染问题。另一方面,从立法上,专门制定了一系列限制加油站排污的法规、排放标准、检测程序。凡是硬件上不具备配置规范、检测上不符合排放标准、管理上违反程序要求,就要受到处置和罚款,包括永久性关门停业。新建加油站不安装油气回收设备,就拿不到开业许可证。这些措施强化了对加油站排放的管理,效果明显。台湾曾集中抽查过22座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后的排放情况,报告显示,很多站排放浓度仅有50~100ppb。这方面,我国内地有很大的差距。
    四、加强对加油站的污染治理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中重要的一条内容是“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凡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应该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承担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支付防治污染保护资源所需的费用。加油站也不可例外。对燃料油造成的污染问题,不能“顾尾不顾头”,只抓汽车尾气治理,不管加油站源头排放的污染。
防治加油站排放污染的技术和设备已经成熟,在国外应用已有二、三十年。政府有必要关心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扶持环保企业进行开发生产,可以减轻加油站投建环保设备的负担。一是政府要有法律法规强制要求,有排放标准作为执行数据,加油站明白怎样做好、行政部门知道该怎样管。二是加油站要增强环境意识,自觉为保护环境投资防治污染的硬件设施。三是公众参与监督管理。加油站附近的居民要有知情权,能够了解居住环境被加油站影响的程度。受加油站污染伤害的居民,有权向污染者索赔。
加油站要实现清洁经营,在向顾客提供清洁燃料的同时,必须改变存在污染的现状。一要改进运输工具和装卸工艺、密封装卸、回收油气、净化排放;二要严格操作规程,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挥发和渗漏;三要建立监测网络,对排放失控和渗漏污染及时发现和治理。
   (全文刊登《中国环保产业》(EPI2003年第八期P14-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或google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油气回收网 ( 京ICP备09022351号 )

GMT+8, 2025-5-10 22:24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